九十載歲月浮沉,回望如白駒過隙。一般來說,人到了90歲, 年輕時的點滴大多已經散佚在記憶的角落,而今年92歲高齡的趙長安老先生,有一本留住歲月的“獨門秘籍”。
1948年,蘭州大學附中先修班17歲的學生趙長安制作了一本當時流行的相冊,那時的他肯定想不到,70余年后,這本相冊里的人和故事,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見證。
趙長安的父親趙宗晉是甘肅天水人,一代名士,1913年由甘肅省教育廳保送到北京國民大學附中深造,后轉入清華大學繼續學習。在清華學習8年后,1921年趙宗晉被學校選送赴美留學,兩年后取得學士學位,后來在格林奈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、博士學位。在當年擁有這樣學歷的趙宗晉,毅然推辭了美國學校的聘請,決心回國振興教育事業。
趙宗晉先生與夫人
趙宗晉、趙長安父子合影
趙宗晉先生回國后,一生致力于甘肅的民生和教育事業。在這樣的家庭氛圍熏陶下,趙長安也成長為一個好學上進的青年。1949年,他畢業于蘭州大學附中先修班,考入西北工學院水利工程專業。在中學畢業照里,那一群意氣風發的少年,后來都成為了祖國的棟梁之材。多虧趙長安的細心,我們今天還能在他保留的新生名冊中,得知他們的姓名。
蘭大附中先修班的畢業照
趙長安保留的蘭大附中先修班新生名錄
趙宗晉先生赴美留學時的校園風景照
在照片里,我們還能看到當年蘭大祁連堂和興隆山的模樣。
當年的蘭大祁連堂和興隆山
那時的大學生是什么樣子?細心的趙長安為我們留下了最直接的見證。他細心收集了同班同學的照片,工工整整寫了他們的名字。
趙長安整理的同學錄
趙長安按合照位置手寫的同學姓名
在翻閱這本紀念相冊的時候,我們還能看到當年大學生活的風貌。看著那些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的少年,時間好像經歷了 一個輪回。
當年的籃球少年
工作后一直從事水利工作的趙長安,一生勤勉踏實,他為祖國的水利事業奉獻了一生,也得到了國家的嘉獎。
趙長安手寫的簡歷
從這張趙長安老先生手寫的簡歷中,我們看到了一個蘭大學子、共和國水利工作者與歷史共進的一生。趙長安老先生用自己的細致、認真,真真正正地留住了歲月,這本青春紀念手冊,是他一生的總結,也是我們后人的一面鏡子。問及對蘭大學子的寄語,92歲的趙老先生笑著說道:“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。”
來源:蘭州大學校友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