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2年12,甘肅學院創辦醫學專修科。1942年4月,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批準,以甘肅學院醫學專修科為基礎,組建了國立西北醫學專科學校,校址在蘭州市西郊上西園,校園面積僅約1000平方米,房舍陳舊、設備簡陋。由于條件所限,學校實驗課只能在教室中進行,高年級學生需租住附近民房,臨床實習則在蘭州小西湖中央醫院進行。
1945年夏,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將國立西北醫學專科學校撤銷,并入設在西安的國立西北醫學院,并改名為國立西北醫學院蘭州分院。國立西北醫學院院長、著名生理學家侯宗濂親任分院院長。1946年夏,國民政府教育部電令國立西北醫學院停辦分院,轉而歸于剛成立的國立蘭州大學,設立為國立蘭州大學醫學院,同時將西康技藝專科學校的醫科學生轉入該院;院址由上西園遷回到原甘肅學院所在的蘭州市西關萃英門。1948年12月,由醫學院在萃英門設立了門診室,次年設立了病房和手術室。1949年夏,醫學院附屬醫院成立。
新中國成立后,醫學院隨同蘭州大學一起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。1953年3月,中央高教部、衛生部聯合發出通知,蘭州大學醫學院從蘭州大學分出獨立建院,定名為蘭州醫學院。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籌備,蘭州醫學院于1954年9月1日正式成立,遷入蘭州市東崗西路新址,由譚道先任黨委書記兼院長。同時附屬醫院改為蘭州醫學院附屬醫院。學院成立后,根據中央衛生部第一屆全國高等醫學教育會議精神,明確辦學任務、培養目標,采取一系列措施推進教學工作,取得了初步成效,1959年,學院建立第二附屬醫院。1961年,學院進行系科調整,專業設置上變為單一的醫療專業。1962年后,學院貫徹衛生部廣州會議精神,各項工作取得進展,教師努力教學、學生認真學習蔚然成風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間,學院各項工作受到了嚴重影響。
1977年下半年,醫學院恢復招生。隨著撥亂反正工作的推進,學院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。 1978年,學院分批恢復了教研室建制。從1981年起,學院開始分批培訓各類師資。與此同時,學院積極落實知識分子政策,轉移工作重點,形成了以教學為中心的工作格局。隨后,根據上級精神,學院開始了管理體制的改革,內容涉及教育教學、考試考核、科研管理、附屬醫院的經營管理等。1984年8月,經甘肅省政府批準,學院建立了6個研究室。1986年11月,學院召開了首屆教代會。到1988年,學院共建立了10個實習基地,分布在甘肅各地。1990年6月,學院改由甘肅省教委領導管理,第一、第二附屬醫院由省衛生廳通過學院領導管理,學院則直接領導附屬醫院。20世紀90年代以后,學院大力加強德育工作,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努力推進科學研究,積極開展學術交流,努力探索推進招生分配制度和工資制度改革,各項事業在改革開放中進一步振興發展,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和良好的成績。
2004年11月18日,經甘肅省政府和教育部批準,蘭州醫學院并入蘭州大學。蘭大根據醫學院的學科狀況等,先后成立了基礎醫學院、藥學院、公共衛生學院、口腔醫學院、第一臨床醫學院、第二臨床醫學院等六個基層學院。醫學院第一、第二附屬醫院也一起并入蘭大,成為蘭大第一、第二附屬醫院。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,蘭大的醫學教育事業跨入了新的發展階段。
回首過去,發端于蘭州大學、成長于甘肅大地的蘭州醫學院幾度嬗變、風雨滄桑,而她所哺育的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在艱苦奮斗中不斷發展壯大,換來了桃李滿天下、惠澤被隴原。展望未來,蘭大的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將乘和諧社會建設之長風、揚改革開放之巨帆,自強不息、獨樹一幟,銳意進取、開拓創新,創造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!